谈起他的音乐,万老有说不完的话。记者杨力摄
采访万志民,源起于陕西旅游出版社推出的一本书《“花儿”卮言及其他》,书中对西北民歌整理研究之深入、细致令人惊异而感动。而见到万志民后才知道,他原来就是被广泛传唱的维吾尔族民歌《送我一支玫瑰花》的整理者,而更令人惊异且崇敬的是这位市文联离休干部、年逾8旬的老先生身患癌症已长达五年,他的《“花儿”卮言及其他》是他用了半年时间趴在病床上完成的。
狐臭七日清说明书 听老人讲起他传奇却令人感动的一生,记者脑海里浮现了一句话“送人玫瑰,手留余香”。
“我一生‘死’过两次”
万志民老人的一生,“传奇”两个字是最好的概括。他十二岁就参加了革命,十五岁加入中国共产党,打过日本,去过延安,“文革”时被抄家两次。他游遍大江南北整理民歌,晚年身患重症,却在病床上推出了一本专著。他说他一生曾“死”过两次。据老万介绍,1942年冀中平原上日军扫荡,周围的战友在血泊中成片倒下,被压在死尸堆下的万志民却奇迹般捡回了一条命。此后不久,又在两个日本兵的刺刀中间,他跑了出来,战友们都以为他牺牲了,他却回到了部队。建国后,老万开始从事民歌的采集整理。他说自己从小就热爱文艺,起初收集民歌只是为了给自己积累创作素材,后来却深深地爱上了民歌,音乐成了他生命的支撑点,他和音乐也结下了不解的情缘。
采集民歌历尽苦难
从1949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,万志民用40多年的时间采集民歌,期间去了新疆7次,在甘肃住了7年,青海去了3次,宁夏去了5次,陕西每个县几乎全
部走了一遍,其中的酸甜苦辣一言难尽。由于是自费,他必须省吃俭用,一天只吃一顿饭,在新疆采集民歌时,交完房租,他身上只剩下5毛狐臭七日清价格是多少钱,只好搭狐臭七日清在哪里有卖的同住一屋的好心人的车顺道回家。经他手整理的民歌后来很多都被全国
观众熟知,而他写的民歌有不少后来又被当地人所广泛传唱,成了地道的当地民歌。他向记者讲述了一个在商洛采集民歌的小故事,每到一地采集,他都希望找狐臭七日清价格是多少到当地的“歌母”(当地民歌唱得最好,也是最早开始唱这首歌的人),当他找到商洛地区的“歌母”时,那位老人已经奄奄一息了,一听说老万是为采集民歌而来,一下从床上坐了起来,跟老万相谈甚欢,之后为老万唱了一个礼拜的歌,后来老万把从他这里采集的民歌发表到期刊上,只要有稿费,哪怕只有一两元也都寄给他。
趴在床上完成专著
“文革”前,老万已经采集了八千多首民歌,可“文革”中他的家被抄了两次,损失不计其数,可这也动摇不了老万整理民歌的决心。“文革”结束后,他又从头开始采集民歌,现在家里还有400多盘录音带,收歌近八千支。老万说每狐臭七日清在哪里有卖的支民歌背后都有个故事,讲起来几天几夜也讲不完。2001年7月,不幸向老万袭来,他被检查出了癌症,手术后,癌细胞却发生转移。由于灌肠,老人再也不能躺到床上睡觉了,也正是这次得病,让老人开始忧心:“万一我有个好歹,我这民歌不就没人知道了?”他决定将自己这些年的采集成果结集出版,于是用了半年时间,趴在床上完成了这部专著。可令人惊奇的是,随着书稿的完成,老万居然坐了起来,见到记者时,他的精神看上去相当不错。他说如果有机会,他还要继续研究,把这些年采风的41本游记整理一下,还要再出几本书,就从《陕西民歌史》开始。记者张静
共找到 个相关新闻.